Petra

Rick's Cafe:

     写在580天的旅行结束


D580,the end…thanks.

有些小伙伴在这条朋友圈下留言,说觉得莫名失落,就像追了很长时间的剧,到了曲终人散的那一刻。

不必多愁善感,说白了,除了少数血缘关系之外,又有多少谁,真的care谁呢?电影院里,每个人都经历过,电影结束之后,看见全场座椅空了,灯亮起了,意犹未尽的恍惚......几天后,谁还记得当时的情绪呢?

580天太短,一辈子也不长,还有很多当时出发前列入清单的愿望没有完成,比如新西兰,摩洛哥,巴基斯坦的喀喇昆仑公路骑行,冬季长江源保护站的志愿者生活......

在路上走得越久,越觉得旅行永无止境


自认为,我是一个活得很没有重量的人,似乎所有的失意,痛苦,求不得和放不下,在我眼里都还云淡风轻。一种没心没肺的状态,原来只是一种主观上刻意的自我保护,后来却养成了某种条件反射式的玩世不恭,以为自己不在乎任何事,就可以无敌。

因为旅行,我分别“差点错过”和“真的错过”了最好的两个兄弟的婚礼;因为旅行,我失去了本来理所应当的除夕中秋元宵——团圆的日子里,跟家人一起的时光;因为旅行,我连亲爱的外婆的葬礼都没有参加......回首往昔,难过,可倔强地“不后悔”


其实真的是这样——梦中,雪山上跳舞;醒了,世界依然残酷~~~飞机降落北京T3航站楼,夜里的雾霾还没有散去,昏黄的光晕如此迷离,不知应当是睡去还是醒来。十多天前我还在一个“茫茫黑夜里有一盏灯便觉得“到了一个有人类踪迹的偏隅,真好!”的地方,现在,周围,灯火通明,看不到一颗星星......

四环路立交下踩着滑板车回家的姑娘,百子湾小区路口坐在花圃边浓妆艳抹但心事重重的女人,街边烧烤摊上挥舞着嗓门和酒瓶的大叔,还有带着黑框无镜片眼镜,打着耳钉,举手投足之间Gay范儿十足的小年青儿,走马灯一样晃过我的视网膜:陌生,但熟悉~~~


不要“呵呵”,我没那么矫情文艺,真的,“陌生,但熟悉”,这五个字的感受我终于有了新的理解。我亲切于我眼前的一切,但对于未来,隐隐不安。


几年前kid作为过来人就跟我说过,一段长期的旅行归来,会经历一个痛苦期,走出去容易,走回来难~~~可是我终究要去面对,我选择当初放纵不羁爱自由的逍遥,就不得不承担相应的副作用和后遗症。我从来没有如此平静过,在半夜飞机降落北京机场之后,耳机里放着《安河桥》,这个城市还有很多未眠的人,我不兴奋,是因为风一样的旅行时光告一段落,我平静,是因为我并不知道接下来重新回归城市生活,自己会是怎样的心情,惶惶地等待随之而来的一切,或许就像宿醉狂喜后的清欢,有一句不是叫“生命中曾拥有过的所有灿烂,终究都需要用寂寞偿还~”

亲爱的,千万不要以为在路上的生活如诗和远方一样浪漫美好,也不要认为“走,去看看这个世界”是摆脱当下泥沼般腐朽人生的捷径。没用的,活得开心也好,不开心也好,跟他妈的远不远方,旅不旅行,没屌关系,说到底,取决于你是否热爱生活

什么?你不知道什么样才叫热爱生活,欢迎你来见识一下北京诗意栖居咖啡馆我们这个朋友圈,欢迎你在我公众号里去看看光芒万丈的kid姑娘和花一样的女小白,欢迎你去窥视一下我朋友圈里描述的其他那些活在当下,清楚地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的,那些闪亮的人儿。


所以,我害怕变得不那么热爱生活,不那么热爱旅行了。光明顶等待日出时,东方霞光万丈,眼瞅着太阳就要从云海里抬头,人群开始欢呼沸腾,我却无动于衷,无论是表情还是内心,非常淡定,没有一丝波澜,甚至连期待都没有,我甚至都纳闷,不过“日出而已,干嘛激动成那样…”;8月16号是我去年到现在第四次到达拉萨,机场大巴到达之前路过布达拉宫门口,车上很多游客也是兴奋地大呼小叫,拉开车窗窗帘一通拍照,对着手机,也不知道是微信还是电话,喊着:“我在布达拉宫!我刚路过布达拉宫!”

到拉萨之前,从国外回来,途径云南大理,在双廊青旅遇到几个驴友,有刚毕业的大学生,也有年近不惑的大叔,一起从大理玩到丽江,他们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就是因为对这个世界好奇且惊喜,因自由自在的行走而天然产生的一种愉悦,阴天的洱海畔,他们欢天喜地拍照,笑逐颜开,聊天谈笑时眼神里放着光,就连看到我微博里几年前拍的梅里雪山,也会丝毫不隐藏眼神里透露的震惊,并表示接下来一定要去。我发现,好多人比我容易开心,比我容易high,“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说起来简单,其实还蛮难的。


那天跟小甜姑娘一起吃饭喝酒聊天,聊起旅行,我也表达出自己某种偏执的趋向——变得清高,变得孤傲,不愿意敞开心扉去跟别人交流,用冷眼去看世界(简单的例子就是,我觉得现在看很多所谓的吹牛逼的旅行家旅行达人什么的,尤其是那些取名为什么“XXX在路上”“XX环游世界”“摄影师XXX”的人,心里就一个中指的姿态——“傻逼”,请叫我地图炮小王子),我知道,这种心态并不好。


怎么说呢,其实我也想火热,甚至爆炸,以所有的激情血性作为代价,可是我害怕,灵魂的世界里,质能方程是否成立,自己的精神能量,是否会因为挥霍无度而渐渐耗尽,终成虚无?


分割线,下边来点正能量:)


关于为什么要旅行,每个人追求的都不一样,我追求的是活得很强烈的feeling,那么在旅行中很容易达成这一点,就像:

伊真火山之行,凌晨三点半探到火山口里的硫磺矿看幽蓝色火焰,被二氧化硫包裹之后窒息,恐慌,然后逃命,直到十分钟之后呼吸到新鲜空气,大口大口的喘气,觉得我还活着;

加利福尼亚Perris跳伞,8000英尺的自由落体,所有直观感受,除了风的呼啸声,都暂时屏蔽了,如果不是大脑对重力方向习惯性地判断,上下左右前后,天空与地面,并没有多大差别,最后降落伞打开,平安降落,觉得我还活着;

怒江七十二拐,从亚拉山垭口到怒江河谷垂直高度2000米海拔的放坡,80多个发卡弯,有两个弯道处都立了警示牌“此处死亡XX人”,可速度与激情诱惑,让我总会在理智可控范围内,尽量不去捏刹车,如风一般穿行,觉得我还活着;

雅拉雪山,海拔近5000的姐妹湖垭口,我们被迫扎营,三个人挤一个双人帐,在帐内生炉做饭,睡前喝着40度的杜松子酒,帐外寒冷呼啸,帐内我涨红了脸借着酒劲跟徒步同伴聊着天,听结婚多年的阿宽说他那一套丁克理论,觉得我还活着;

约旦月亮谷,一片荒漠戈壁之间的岩山,借着月光攀爬到山顶,看月朗星稀的夜空,看月晕如彩虹般的色调,忽然听到下边的脚步声,同伴日本姑娘并没有听我“晚安”之后“早点休息”的劝告,默默地爬到山顶陪着我一起,并无太多话语,仅有拥抱,觉得我还活着......


关于这580天的旅行,太多太多的回忆,像梦一样不真实,可是我知道——所有这些我觉得自己还活着的瞬间,即便几十年后,也会历历在目,清晰如昨天。


类似的往事如风,还有很多很多。我有故事,你有酒么吗?比如,在旅行中艳遇的故事,写一本书估计不够,写半本应该没问题,可是,当9月20号那天我精疲力尽冲过北京马拉松奥林匹克公园的终点时,看着那么多人在终点线等待继而拥抱自己的伴侣,爱人的时候,我心里又是一阵虚无——我的生命好像缺少一些重量~


人,终究还是没办法欺骗自己的内心,命运有时很像多米诺骨牌,阿里北线,血淋淋牛头那个夜晚,在色林错湖畔荒野之中的孤零零的藏区牧民家借宿,本来是喝酒看电影的节奏,结果发现文件损坏导致电影看了不到半小时就没法继续,漫漫长夜,我和铁人豪饮拉萨啤酒,掏心掏肺地谈心。

我就提到,2006年秋天,或许决定我在情感之路上奔向漂泊,2009年的年初,或许决定了我在安然无恙和折腾不息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上选择了后者,2014年2月,我决定“要把时间浪费在真正热爱的事情上”,开始这么一段不浪会死的旅途......

我的生活,多多少少,因此而不同

旅行是无意义的,生活也也一样:)反正,“前半生,就这样吧,还有明天”~


评论

热度(401)